500平台-500平台
500平台2024-03-09

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线上推进会推出旅游优惠政策******

  本报讯 (驻福建记者黄国勇)12月8日 ,以“推进区域协作共赢 共建生态旅游典范”为主题 的2022年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线上推进会召开 ,四省联合发布“浙皖闽赣惠游季”活动与《“95联盟风景道”建设倡议书》等,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

  12月至春节期间,“浙皖闽赣惠游季”活动将合计推出春节主题特卖活动、旅游景区免费、消费券发放等近500项文旅营销活动、200余项惠民措施 ,共同促进区域内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

  根据会议发布 的《“95联盟风景道”建设倡议书》 ,浙皖闽赣四省将共同打造长1995公里,串联9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覆盖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处的衢州 、黄山、南平、上饶四个城市 的“95联盟风景道”,并提倡推动浙皖闽赣联盟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建设“一道(风景道)一带(旅游带)一区(拓展区)” 的“鱼骨状”线性空间布局,共同打造线性景区 ,提升满足风景道及沿线旅游产品 的基本功能需求,共同打响“浙·里山水”“皖·美旅游”“闽·扬天下”“赣·出精彩”四省旅游品牌 。

  会议通过宣传片展示了协作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回顾了协作区成立以来四省交流合作 的突出成果。衢州、黄山、南平、上饶四市总工会签订了《衢黄南饶“联盟花园”职工疗休养合作框架协议》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上饶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心签订《四省城际旅游直通车(南平—上饶)试点协议》 。

  此外,会议宣布2023年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会举办地为浙江省温州市 。

500平台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  编者按 :  国宝之美 ,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 。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 ,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见证着中外文明 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1月11日起 ,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一) ,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题 :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

  ——专访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作者 苟继鹏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织锦护臂 ,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体汉字 ,这是目前新疆出土最早的“中国”字样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是国家一级文物 ,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系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

  这块织锦织造于何时又有何用途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何意 ?蕴含怎样 的文化认同?近日,“五星锦”考古发掘亲历者之一 ,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新疆出现最早 的“中国”二字源于何处 ? 是如何被发现的?

  于志勇 :1995年10月 ,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该遗址一处重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 的过程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这也 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 的“中国”二字,其诞生于汉代 ,距今两千多年 。

  尼雅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道 的交通要冲 , 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之地 。“五星锦”发现于一处两人合葬墓 ,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当时 ,现场工作人员见到墓内男性葬者右侧 的织物中露出一点色彩斑斓的织锦,在沙土掩盖中格外醒目。一点点翻开 ,织锦不仅逐渐显露出鲜艳的蓝 、白、红 、黄、绿花纹 ,还陆续看到织出的汉文“国”“东方”“五星”等字。最后看到完整 的文字 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五星锦”出土现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五星锦”是一件怎样的文物 ?为何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

  于志勇 :“五星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 ,宽12.5厘米 ,以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 ,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 ,织有八个篆体汉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五星锦”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 的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平纹五重经 的组织在汉锦中较复杂 ,也极为罕见 ;其纹样题材异常别致,有凤凰、鸾鸟、麒麟 、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 ,并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巧妙列置其中,寓意祈佑祥瑞 。

  “五星锦”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色彩绚烂 ,精致无双,是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代表。这类风格和题材 的织锦 ,在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 ,是难得 的艺术珍品。并且意蕴深厚,内涵丰富 , 是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也是新疆博物馆 的“镇馆之宝” ,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

展出的“五星锦”。刘新摄

  中新社记者 :织锦上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何意?蕴含怎样 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说这件汉代织锦折射出西域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于志勇 :据考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 。五星指水 、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 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 的天穹位置 。“中国” ,先秦时期是对周天子所居洛邑地域 的指称 ,秦汉时期 是中央政府郡县统辖管理的地域 。古代天文术语中 是地理 、政治 的概念 ,随着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政治 的概念 。

  “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 ,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有利 。

  “五星锦”把天文 、史实和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等巧妙融为一体,并且出现在远离中原 的尼雅遗址,证实了国家治理和统辖西域、开发建设西域的历史 ,深刻揭示了汉朝开拓西域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 的繁荣历史脉络,说明了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 的认同和向往 ,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也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交流交融 ,亦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 。

“五星锦”在新疆博物馆举办 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上展出。刘新 摄

  中新社记者:历史上,汉代中央政权如何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何会出现在今天 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其背后有着怎样 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

  于志勇:汉代中央政权为管理统一后的西域 ,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 、推行政令 ,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

  出土“五星锦”的尼雅遗址为西汉时期精绝国所在,精绝国系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受西域都护府统辖。有学者根据史料推断,“五星锦”应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之时(神爵二年)被赏赐给精绝国,见证了西域都护府设立 的历史。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 ,汉代中央政权就与西域诸国间“驰命走驿 ,不绝于时月 ;商胡贩客 ,日款于塞下” ,开启了“丝绸之路” 的辉煌历程。一方面 ,促使中华文明的西传 ,汉代中央政权与西域各国 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直接 。另一方面 ,西域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汉朝统一西域后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开拓辽阔 的疆土 ,创造悠久 的中国历史 ,书写灿烂的中华文化 ,培育伟大 的民族精神 。

出土“五星锦” 的尼雅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承载着千年前人们怎样 的愿景 ?今天应如何看待 ?

  于志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一句祈祝吉祥祺瑞 的用语,表达良好 的企盼和愿望 。与“五星锦”同时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 。经比对, 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

  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 的缀合分析 ,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这句织锦文字无疑是汉朝为了祈祝讨羌大事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顺利 。

以“五星锦”为题材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新疆博物馆演出。苟继鹏 摄

  随着历史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对“五星锦”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也将更深刻 、更全面。比如以“五星锦”为题材 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艺术地演绎了西域绿洲丝绸古道 的历史佳话 ,讲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主题 。该剧演出一年多来 ,在全国多地开启巡演30余场,反响热烈 ,2022年9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完)

  受访者简介 :

   于志勇,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毕业于西北大学。长期从事新疆考古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博物馆社会教育 。参与并主持 的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2007年库车市友谊路晋十六国墓葬考古发掘 ,分别评获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合作编著有《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报告》(全三卷)《中国文物地图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新疆分册》《新疆通史·图录(先秦秦汉)》等书籍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纹初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等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