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500 - 大发500
大发5002023-01-31 16:05

大发500

我是新时代 的兵|驾驭黑色“巨鲸”的潜艇兵******

  解说:我是赵满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某支队二级军士长 。2014年 ,我们372潜艇正在执行战备训练任务,深夜突遇“水下断崖”,潜艇在大洋深处急剧下沉。

  “水下断崖”,是因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当潜艇从海水高密度海域进入海水低密度海域,潜艇的浮力会突然减少,专业上称这种现象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 的有效潜深为300米 ,如果不能迅速控制“掉深” ,潜艇将急剧掉向海底 ,被海水巨大的压力解体,造成艇毁人亡 。历史上,外国潜艇曾发生过因潜艇“掉深”造成的重大事故 。

我是新时代的兵|驾驭黑色“巨鲸”的潜艇兵

  面对突发的严重“掉深”险情 ,372艇3名同志迅速封舱,全体官兵临危不惧坚守岗位 ,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顽强 的战斗作风与死神搏斗。180秒内,指挥员下达数十道口令,艇员们迅速完成500多个动作 ,关闭近百个阀门、开关 。

  终于 ,潜艇成功自救上浮,化险为夷 ,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遭遇“水下断崖”成功自救的奇迹。

  解说:相对明星装备航母、四代战机,我们潜艇要维持低调 。它无声、隐形,游曳在大洋深处,在人们 的视线之外 ,借助水下 的隐蔽性 ,预先潜伏在关键海域,战时从海中发动攻击。可以说,潜艇 的存在足以遏制或影响战争进程 。

  解说 :我国 的第一支潜艇部队 ,于1954年6月19日在青岛正式成立 。主要用于水下突袭 、反潜和实施侦察 , 是对海上和岸上目标实施打击威慑和钳制的重要力量。

  如今 ,人民海军已经拥有核动力和常规动力两大类潜艇 。在潜艇上,“百人一杆枪”,各个岗位都与潜艇的生命力 、战斗力相关。这就需要每一名潜艇官兵都拥有过硬 的本领,成为技能“多面手” ,不但要熟练操控设备 ,还要准确判断、排除故障 。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住在‘龙宫’里 !” ,“更不 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潜艇兵”,潜艇兵的工作 是“神秘”的 ,更 是神圣 的 ,如果将潜艇部队比作 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 的水下盾牌 ,那么潜艇兵就是那个手握盾牌 的人。我们深爱这份职业 ,因为“我们这支部队, 是为打仗而生 ,因胜利而存在 ,几十年来从未改变 。”每一名潜艇官兵都明白,胜利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荣誉!我骄傲 ,我们是人民 的潜艇兵 !我自豪 ,我们保卫着祖国 的海疆万里。

  科学顾问 :曹卫东

  制片顾问 :范文军

  编 导 :金 赫

  动 画 :景晨龙

  鸣 谢: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出 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千年国乐 创造新“声”******

  【热点观察】

  作者 :王秀庭(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二级教授)

  从钧天广乐到江南丝竹,从寄托文人雅士志向的琵琶到悠扬四方 的竹笛 ,绵延千年的国乐 是民族文化的音乐化呈现,勾勒出源远流长 的气韵风华 ,彰显着包容并蓄 的文化风骨 ,陪伴着代代国人历经亘古千秋。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复兴,曾经一度陷入传承困境的国乐,重新焕发活力,并不断创造新的传奇。

千年国乐 创造新“声”

原创民族音乐会《海上生民乐》。新华社发

  失传 的民族乐器“复活”

  欲先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再现古老美妙的民族音乐,复原古老 的民族乐器是基础 。近年来 ,国乐振兴 的一个表现 是很多失传 的民族乐器“复活”了 。比如 ,中央民族乐团与敦煌研究院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合作 ,先后复原开发出50多个品种、90多件敦煌古乐器,如筚篥 、箜篌、凤首阮 、葫芦琴、莲花琴 、瑟 、雷公鼓……让存在于莫高窟壁画中 的敦煌古乐器走下壁画,重新在当下发出悦耳的声音 。利用这些复原 的古乐器 ,中央民族乐团 的艺术家们先后创作出《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等民族音乐剧。

  除了复原古乐器 ,民族乐器也在不断改良 ,国乐正是在民族乐器 的不断改良中一步步向前发展 的 。比如,原山东前卫文工团 的王惠然老师根据用于戏曲伴奏 的二弦柳琴 ,制造出三弦及四弦高音柳琴,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替代 的弹拨声部高音乐器 ;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将传统二弦改良成高胡 ,使之成为广东音乐的象征性乐器。

  随着大量古乐器的复原和民族乐器的改良 ,各种形式的器乐剧纷纷涌现。自2017年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诞生以来 ,各级文艺院团先后创作出《扬帆大湾梦》《天山南北》《帆影弦歌万千重》《滹源雅韵》等不同类型 、不同题材的民族器乐剧 。中国民族乐器原本只是演奏音乐 的工具,民乐演奏家自古以来也 是以演奏音乐为主 。而在器乐剧中 ,二胡 、古琴、竹笛等都被赋予了戏剧功能 ,成为戏剧中 的一个角色;民乐演奏家不只演奏音乐,还要演绎人物。在这种艺术形式中 ,演奏家不仅要有高超 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力 ,还要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尽管挑战很大,但不得不说,这也推动了国乐的创新 。

  跨界融合换新颜

  相较于音乐剧、舞剧 、话剧等 ,民乐一直属于较为“冷门”的艺术 ,曾经一度陷入萧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民族乐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与现代音乐技法有效结合 。

  近年来,民族音乐人大胆创新 ,钢琴 、小提琴、大提琴、爵士鼓 、电吉他等西洋乐器,都被他们拿来和琵琶、二胡 、竹笛、中阮等地道 的中国乐器“对话”,创作出大量具有跨界曲风的国乐新作。

  比如,上海民族乐团等出品 的《海上生民乐》,打破传统民族音乐会的观演模式 ,融合书法、国画等多种文化元素 ,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 ,拓展表演场域的边界,以声 、景交互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构筑起多元交融 的立体视听现场 ,掀起数字时代海派民乐 的新浪潮。不仅如此,《海上生民乐》还以先锋姿态 ,开创了民族音乐领域的首个驻场演出。

  除了《海上生民乐》,前面提到 的《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玄奘西行》等作品都是跨界融合的成功之作。它们无不融合了多种表演形式 ,对民乐进行了全新演绎 ,创造了国乐新华章 ,处处彰显着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中国精神。

  传统民乐还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国风音乐。国风音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包容多样,音乐风格以流行与古典曲风 的多元融合为主,在词曲格律 、编曲配器上 ,呈现出浓郁 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2022年某音乐研究机构《国风音乐内容生态报告》显示 ,2020年至2021年,播放量过亿 的爆款国风音乐有51首 ;国风歌曲播放量 是2019年至2020年的两倍多 ;播放量破百万 、千万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 。不断涌现 的国风音乐作品,既体现出创作者强烈 的文化自觉意识,也说明国乐在现代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线上直播开辟“第二舞台”

  今年8月 ,中央民族乐团 的百余位艺术家集体入驻抖音 ,努力在线上开辟“第二舞台” ,开创国家级院团乃至全国专业艺术院团 的先河 。这是国乐积极拥抱网络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的一个缩影 。

  除了中央民族乐团这样的国家队 ,已经“开播”的还有大量来自民间的民乐人。近日,抖音发布的《2022抖音民乐直播数据报告》显示 ,截至目前 ,抖音直播覆盖民族乐器种类87种,观看人次突破61亿 。过去一年,抖音民乐类直播场次超过178万场 ,同比增长95%;累计直播时长达233万小时,同比增长101% 。以一场演出时长1.5小时计算,相当于每天有4270场民乐演奏会在抖音上演,平均每场观众2319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疫情前一个一线城市每天 的线下演出不过100场左右。

  网络直播为民乐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一方面,民乐人通过直播可以获得打赏收入 ,找到了民乐 的“市场蓝海”。过去一年,有87% 的抖音民乐主播能够获得打赏收入。其中 ,如独弦琴 、箜篌 、埙等相对小众的民族乐器也创造了上万级别的“票房” 。另一方面,一些小众、濒危的民乐类非遗通过直播重新获得关注。比如,少数民族京族的特色乐器独弦琴 ,全中国会弹的人一度只有个位数 。如今,独弦琴非遗传承人赵霞已在抖音收获40多万粉丝 。依靠直播打赏收入,赵霞运营起2个独弦琴非遗教学点 ,保留住了独弦琴的传承之火。

  国乐渐成“国潮”

  “血脉里 的基因被唤醒 ,怎能不爱这荡气回肠 的音乐 。”去年 ,民乐短视频《兰陵王入阵曲》一经推出 ,立刻火遍全网 ,在主要受众为Z世代的B站上 ,点击量超过1300万次 。

  成为爆款 的不只有《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上,民乐区近年来一直格外火爆 。年轻 的UP主们用民乐对动漫 、影视 、流行歌曲进行改编 ,很多作品不仅成为流量担当 ,也通过Z世代的积极转发持续“破圈”传播 。而主流民乐从业者亦在努力推动民乐艺术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比如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游戏相结合,为某款游戏推出 的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不仅再一次拓展了民乐的可能性 ,更在一帮90后、00后中掀起了一股民乐热。除此之外 ,一些国乐作品还火到了海外 ,比如 ,一个名为《左手指月》 的中国女孩弹奏古琴的视频 ,仅在YouTube上就有上千万 的播放量 。可以这么说,曾经被视为“老套”“保守”“不好听” 的民乐,正向世界发出最“潮”的自信之声 。

  当然,国乐的传承和创新永无止境 。如何用原创作品为国乐带来更多可能 ,进一步激活民族音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应该 是民乐从业者接下来认真思考 的新课题。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结项成果【17CCYJ27】)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1日 13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500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