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彩神1_彩神1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彩神1_彩神1

来源 :彩神12024-06-29 17:48

  

彩神1

东西问·深问丨庞军 :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 :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庞军

  作者 徐雪莹

  气候变化 是否为西方限制发展中国家 的陷阱 ?在目前 的技术水平下 ,碳减排确实会以牺牲一定 的经济增长为代价。近年来 ,美国更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为由,曾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其“双碳”进程何以同经济发展“双轨并行”?又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 ?

  “这些年 ,中国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庞军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推行低碳理念同样能带来更多商机。中国通过双碳“1+N”政策体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立健全碳定价等市场机制作用 、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 、加大碳捕获碳吸收技术开发利用等综合举措 ,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完成“双碳”目标,贡献国际环保事业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中国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其降碳举措和西方相比有何不同 ?

  庞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美国从2007年到目标2050年间隔43年 ,欧盟为71年,中国承诺实现 的时间只有30年 。

  在碳减排上,中国如今面临 的一些困难 ,是西方当年所没有 的 。西方提出减碳计划时 ,基本已走到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较为彻底,很多高污染 、高耗能 、高碳排放行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中国由于人口、产业、技术等因素 ,加上国际产业分工 的一些阻力 ,难以通过产业转移来减碳。同时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主导的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任务更艰巨。

  虽然只有30年时间,但中国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体行动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立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大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目前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跻身世界前列 ,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全球前列 、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都利于减碳 。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袁宏彦 摄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无人机照片)袁宏彦 摄

  其次,在顶层设计上 ,中国提出双碳“1+N”政策体系,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 、路线图。对能源、工业 、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不同行业 ,针对重点领域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 。

  再次 ,同西方相比,中国采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的办法 。即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的同时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 的协同减排力度 。

  最后 ,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相比于西方国家碳市场 的体量更庞大 。未来可以利用全国统一碳市场 ,纳入不同行业,通过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碳税、可再生能源配额 、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等措施 ,形成针对高耗能行业 的有效减碳手段。

线路工人在安徽省淮北袁庄境内进行晋北-南京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施工作业 。该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 。王文 摄

线路工人在安徽省淮北袁庄境内进行晋北-南京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施工作业 。该工程 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王文 摄

  中新社记者 :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局势下 ,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国家持续面临“油气荒”。这会否延缓各国迈向“双碳” 的步伐?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有何影响?

  庞军 :从短期来看,欧盟大量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乌克兰危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盟 的低碳转型战略。

  欧洲难以获取俄罗斯天然气,又即将面临冬季采暖压力。此时能源安全显然更优先于低碳与能源转型 。为解决冬季采暖等能源需求问题 ,德国、意大利等国可能会重启燃煤发电 ,或延缓燃煤电站关闭时间。这甚至可能影响到欧盟在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 的目标。

  从长期来看,各国最终还是会向低碳方向迈进。若乌克兰危机持续,欧洲可能会重新考虑其能源转型路径 。一会设法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加大能源供应多样性。二会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如加快开发太阳能 、氢能等能源。

  对于中国能源转型 ,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影响没那么明显。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区别于俄罗斯供应 的天然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反而有更多 的清洁天然气可以供给中国 ,有利于中国增加清洁能源。但乌克兰危机对欧洲能源 的影响也给中国能源转型带来启示,过度依赖国外能源资源 ,会令本国能源安全存在隐患 。

2022年10月 ,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有序进行中,确保5#、6#储罐供暖季前投用 。中新社发 王军 摄

2022年10月 ,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有序进行中 ,确保5# 、6#储罐供暖季前投用 。中新社发 王军 摄

  中新社记者 :中国能源结构偏煤 ,产业结构偏重 ,减污降碳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双碳”行动中会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能源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中国能源转型道路何以同经济发展相协调?

  庞军:以煤为主 的能源结构,在中国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要保证能源安全,必须充分认识到煤炭在中国能源中 的主体地位 ,保证煤炭持续稳定供应。同时 ,把煤炭 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 ,对煤炭企业采取适当措施,在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上给予适当支持 ,促进其技术升级。另一方面 ,重视能源供应多元化 ,加大对清洁能源 的开发 。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亦然。“双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因为追求“双碳”目标 ,就对碳排放高 的重要行业“一刀切”,而要挖掘 、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的潜力。

  当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经济体系。能源转型同经济发展相协调,须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促进能源多元化,加大对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都有赖于技术支撑。因此 ,还需不断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等技术,通过技术挖掘转型潜力,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 的能源能得到持续供应。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境内的茨河(黑河)水系与设立 的风力发电装备相映衬。王彪 摄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境内的茨河(黑河)水系与设立的风力发电装备相映衬。王彪 摄

  同时 ,经济发展也是能源需求重要的驱动因素 。能源需求通常会伴随经济发展不断增长 ,但经济结构变化也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 、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 ,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有助于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中新社记者: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 、产业分工、经济发展 、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 。中国各区域 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何不同?全国碳市场 的设计如何考虑省际碳公平问题 ?

  庞军 :中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特别 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突出 ,重工业 、化工业占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往往依靠外部供应能源。

  中国各区域 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才能在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下 ,使各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形成区域间协同分工。

  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 ,发展外向型经济,如高附加值 的高新技术产业 、数字产业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部地区重化工业比例相对更高,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高消耗 、高排放、低附加值产业向低消耗 、低排放 、高附加值产业升级,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未来可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 ,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

  其中有一点尤为重要,即防止污染产业 的跨区域转移。不能说东部地区要发展 ,就将污染产业转移至西部 ;西部地区为提升GDP ,就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承接过来 。

  全国碳市场设计也应考虑到省际贸易问题。省际贸易中,能源产业较密集或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 的省份,往往会为外省承接一部分碳排放 ;经济发达且产业结构中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省份,则会将部分碳排放转移到外省。

  因此,为解决省际碳公平问题 ,首先要充分考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性,科学界定各省碳减排责任 。对于高耗能省份 ,全国碳市场 的配额发放要有所倾斜 。配额过于宽松,起不到约束作用 ;过紧又会给这些省份 的产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碳配额应当适度 ,并给予调整空间 ,让各省份有时间逐步调整能源结构 。

  其次 ,从长远来看 ,真正 的功夫应下到碳市场之外 ,即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帮助高耗能省份尽快升级改造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例如,通过适度 的碳配额拍卖筹措碳减排资金 ,用以支持传统省份进行节能改造与产业技术升级,缓解因省际分配效应而加剧的地区不公平。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 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世界减碳历程有否可参考 的经验 ?中国这场“双碳”变革又能为国际环保事业带来什么 ?

  庞军:发达国家在减碳历程中,通过立法引领、财税刺激、科研指导等手段 ,促进企业减排降污,限制了高污染、高能耗行业 的发展 。同时 ,向民众推广低碳文化 、低碳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低碳、清洁能源 的良好风气。其为全球减碳做出 的各项有效举措值得借鉴。

  中国“双碳”变革必将为国际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一则,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在实现“碳中和” 的进程中,对全球减排的贡献毋庸置疑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新能源发展,进行低碳变革,为世界环保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

  二则,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双碳”理念。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 的行动措施中获得经验借鉴。同时 ,形成示范效应与国际减碳风气 ,给部分消极国家带来压力 ,倒逼其推进减碳事业 ,最终促进全球减碳 。

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 。(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 。(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最后 ,中国推行低碳还能带来更多商机。例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等,均涉及数字化改造 。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在新领域 的商机,也有助于加速国家新能源技术创新,甚至带动全球新能源技术 的发展,为经济与生态带来双重增益 。(完)

  受访者简介 :

  庞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员 。

中国科幻影视 驶向广袤蓝海******

  《流浪地球2》《三体》等作品引发热议——

  中国科幻影视 驶向广袤蓝海(文化市场新观察)

  核心阅读

  正在播映的《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作品,引发热议 。近年来一批科幻影视作品相继涌现,让人们看到这类题材作品 ,在世界观建构、价值观传递 、故事情节设置、类型化探索、工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国产科幻影视剧,正在不懈探索中驶向广阔无垠的蓝海 。

  今年春节期间,科幻题材影视作品成为人们关注 的热点,无论 是电影《流浪地球2》 ,还 是电视剧《三体》 ,都引发了热烈讨论 。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时,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从《流浪地球》开始 ,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了 。”4年过去,《独行月球》《明日战记》《流浪地球2》《三体》等作品相继涌现,让人们看到这类题材作品,在世界观建构、价值观传递、故事情节设置 、类型化探索、工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 的长足进步 。国产科幻影视剧,正在不懈探索中驶向广阔无垠 的蓝海。

  科学顾问

  赋予影视“历史 的质感”

  导演郭帆问:“您心目中比较理想 的科幻片是什么样貌?”

  刘慈欣回答 :“如果我们的科幻片能拍得像未来的历史的话,那么它对我们 的意义就更大一些。”

  在电影里呈现出“历史的质感” ,成为郭帆创作《流浪地球2》的目标 ,这对影片中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喷射蓝光的行星发动机 、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直冲云霄 的太空电梯……《流浪地球2》中 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 。这些“硬科技”是由一系列严谨缜密 的想象 、设计 、计算 、推演得来的,多名中国科学院 的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 ,帮助影片完善世界观架构和视觉呈现效果 。

  科幻电影《独行月球》 的片尾字幕,曾用单独一屏展示了“科学顾问” 。该片导演张吃鱼透露,科学顾问从筹拍阶段就已经介入 ,“比如,返回舱起飞时 ,指挥口令倒计时最后念‘零’还是‘点火’ ?我们必须向专家求证 。”

  2020年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了被称为“科幻十条”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 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 、发行放映、特效技术 、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 的10条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要建立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 ,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 。随后 ,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牵头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 ,并从航空航天、天文与物理等领域,聘请了一批两院院士 、权威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担任科学顾问库专家,为科幻电影剧本创作 、影片拍摄等提供专业咨询 、技术支持、科学把关等服务,不断提高我国科幻电影科技含量和科学魅力,不断扩大中国科幻 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影响力。

  此外,2020年底,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首个由优秀科学家和电影人组成 的跨界交流平台 ,第一批成员包括古生物学家汪筱林 、恒星级黑洞首席科学家苟利军、计算数学家刘歆等科学家 ,以及陆川、郭帆、陈思诚等电影导演。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是《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团队中的一员,他为影片贡献了关键理论——人在回路 ,为影片中超级人工智能的诞生提供了科学概念基础 。

  “好 的科幻影视剧一定要扎根于现有的科学认知 。无论 是对科技概念的认知,还 是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认知 ,都必须让观众感觉 是有可能发生的 ,要设计出一个可信又完整的世界观 。大到重要的科技概念体系 的设计,科技产品 、场景 的科学解读,小到一些技术的名称、设备 的外观,机构的名称、人物 的职务 、组织 的架构等 。”王元卓说 。

  电视剧《三体》总导演杨磊介绍 ,创作团队在前期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采访射电天文、天体物理 、纳米技术、粒子对撞等各个领域 的科学家。

  有评论家认为,来自科学家的专业意见为科幻影视剧插上了科学的翅膀,让这些作品更加具有现实观照性 。从这些作品开始 ,国产科幻影视剧真正踏上了具有科学理论支撑 的旅程 ,这无疑将让艺术创作的脚步走得更远更扎实,当观众围绕这些作品中的理论、现象展开讨论时 ,也会受到更多来自科学 的滋养 。

  科技发展

  支撑高工业级别 的大片

  1月30日 ,中核集团“喊话”《流浪地球2》 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流浪地球#你们尽管想象 ,我们负责实现。”微博海报上“我们致力于将科幻变为现实” 的壮语,透露出科幻影视作品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驱动力 。随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建筑、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等“国家队”纷纷加入这次“喊话” 的行列 。“大国重器” 的联动,令人感佩中国科技不断提升 的决心 。

  曾经 ,中国 的科幻影视作品成本较低 ,构想相对简单 ,影响力也有限。

  《流浪地球2》上映后 ,郭帆说 ,他对于拍摄高工业级别的大片更有底气了 。这份底气,一方面来源于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 ,为国产科幻影视剧 的创作提供了土壤和支点。“观众经常看到航天员出舱、中国空间站建设等新闻 ,所以电影中呈现这些科技成果的时候 ,观众会相信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底气 的另一部分 ,则来源于我国近年来生产制造业水平 的大幅度提升和新技术 的应用 ,为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带来的全新的技术手段 。

  郭帆举例说 ,在创作《流浪地球》时 ,很多特殊道具的制作要学习国外团队 。“而《流浪地球2》里95%以上的道具 ,从车辆到外骨骼装甲 ,不管 是硬质 的还是软质 的,全部都 是我们自己去完成制作的。这有点像是‘弯道超车’,不 是说我们一下就超越了好莱坞几十年的积累,而是我们的进步 是建立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的 , 是符合发展规律 的 。”

   是否能做好生物视效, 是衡量特效水平 的直接标志 。据了解,在《独行月球》里,金刚鼠刚子 的总镜头量占到全片特效镜头的20%,很多镜头持续做了一年多。其中刚子咬了一口饼干 ,身后背景变成了大草原 的镜头 ,就迭代了非常多 的版本 ,耗时11个月。

  建设一套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不光需要设备和技术,更在于流程和标准 。《流浪地球》拍摄完成后,郭帆工作室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电影工业 的标准化管理和运作流程。“经过这几年 的努力,我们追求 的目标不再是单一镜头做得多么精美,而 是有流程管理地去完成几千个相对水平不错 的镜头制作 。”郭帆说 。

  科幻影视剧的热播 ,也映照着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

  “科幻 是基于科学 的幻想 ,科技是科幻的基础,科幻 是科技 的未来 。面向未来思考 ,也许科幻将来会变成现实。”杨磊说 ,“比如制造《流浪地球2》里 的太空电梯 ,需要《三体》中物理学家所研究 的纳米材料。我们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了解到,这种材料 是真实存在 的,如果未来能够量产,也就意味着太空电梯将成为现实。可以说,科幻影视作品本身就提振了我们的信心 。”

  许多观众在看完《流浪地球2》和《三体》后对作品中 的科学设备、理论展开了讨论,有的还提出了质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科幻作家吴岩认为,这种交流、碰撞有利于科学普及和传播,“科幻题材的影视剧在客观上普及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

  吴岩表示 ,科幻影视作品本身也有助于对电影技术 的革新。“比如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 ,用十几年时间摸索出了3D拍摄技术,此后,3D拍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中国科幻影视作品 的创作中 ,也有可能诞生新 的拍摄技术 ,从而推动影视科技 的进一步发展 。”

  科幻文化

  拓宽人类思考的疆域

  《流浪地球2》上映后 ,一名小观众写信给王元卓:“电影里的人类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了,笨笨这样 的机器人非常智能,为什么不让它们去月球 ,而是让那么多宇航员去呢?”

  王元卓在回信中写道 :从现实设定来讲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只有经过高强度训练 的人才有可能胜任,而人工智能尚未发展到相应水平;更为重要的在于 ,电影是要有情感、有矛盾、有冲突的 ,如果任何任务都可以由机器人去完成 ,那么就看不到人的情感流露了。

  对于科幻影视剧来说 ,科技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科学技术和故事情节之间如何达到平衡 ?采访中 ,专家和创作者们一致认为,科幻影视作品不 是科学纪录片 ,它需要幻想设定,最终服务于故事情节 的发展。

  “科技不能成为剧情 的绊脚石 ,更不能束缚影视剧 的情感表达。”王元卓说。4年前 ,王元卓因其为女儿手绘的《流浪地球》讲解图而走红网络 ,几年来 ,他创作 的《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系列手绘科普图书已出版3部 。他觉得 ,《流浪地球2》是在全球视角下的大片,“在这样一个宏大 的世界观 的设定下,中国人不但有话语权,有主导力,还有责任和担当,这一切是让观众感到非常振奋的真正原因。”

  郭帆表示 ,《流浪地球2》希望传递出的是中国人对“团结”的渴望和坚守,“在科学技术的包裹下 ,这部电影传递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科幻电影要植根于中国文化 ,再结合我们今天的技术去完成中国式 的表述,这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 的科幻电影。”

  科幻影视剧 的视觉化呈现 ,也为人们更好地走近广义 的科幻文化拓宽了渠道。“科幻文学为科幻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饶 的土壤,但阅读科幻文学需要很强 的想象力 ,容易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三体》总编剧田良良说 ,“影视剧就 是打开更广阔的科幻文学 、科幻文化 的钥匙,它能够通过视觉化呈现 ,把复杂的理论和故事变得更容易理解 ,让更多人愿意走近科学的世界 ,进而拓宽人类思考 的疆域。”

  专家表示 ,当前 ,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规模化发展仍然不足 。随着综合国力 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有理由相信 ,中国科幻影视作品 的发展将迎来更加百花齐放的春天 ,在世界科幻影视作品之林书写自己的传奇。(本报记者 刘 阳)

  (来源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3日 第10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彩神1广西人,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2023-11-29
彩神1女人,这5种婆婆千万不能嫁!
2023-11-08
彩神1消息人士:FAA去年发现737MAX系统相关问题
2023-11-27
彩神1冉莹颖挺三胎孕肚主持节目 浓妆挡不住一脸疲态啊
2024-06-05
彩神1白百何复出后更知性了
2024-05-07
彩神1妈祖诞辰日:数千妈祖信众"抢头香"祈福
2024-01-11
彩神1《自然》:揭示褪黑素受体结构,让睡个好觉不再是梦
2023-12-31
彩神1妮可·基德曼金发白裙 一颦一笑高贵典雅
2023-11-02
彩神1霍启刚晒仨娃合影 哥哥在大笑妹妹在哭闹
2024-01-31
彩神1 上了三年护理系结果是家政?官方通报来了
2023-09-27
彩神1忘关水龙头 家里成冰柜
2023-11-10
彩神1台官员称若解放军攻台可撑超2周 网友:哪来自信
2024-02-10
彩神1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
2024-07-25
彩神1 生母将新生儿弃在便坑,检察院支持起诉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2024-05-16
彩神1《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实施 给“二房东”戴“紧箍咒”
2024-04-20
彩神1火箭整体进攻打得非常差劲
2023-10-02
彩神1李佳琦力荐控油妆前乳
2024-05-24
彩神1被黄景瑜安利的这款包后,再也无法止住买买买的步伐!
2024-01-06
彩神1少年不老·冰雪之旅 | 热爱
2023-12-17
彩神1唐艺昕撇下男友张若昀,与张一山相约深夜档看大片
2023-09-23
彩神1增长肌肉不只靠力量训练 这10种食物也可以
2024-06-26
彩神1想要拿到投资那么难吗
2024-02-21
彩神1谨防消化道出血 专家提示佳节注意科学饮食
2024-02-13
彩神1替嫁娇妻:偏执总裁宠上瘾
2024-07-16
加载更多
彩神1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