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app_大发app
大发app2023-01-31 16:05

扎根西部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马小洁(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党 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奋进号角,进一步激发了高校自觉肩负起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兰州大学将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更加解放思想 、更加主动进取 、更加团结奋斗,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 ,不断释放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新活力 。

  增强历史主动,引领事业发展形成新格局。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引领发展 ,是兰州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所应承担 的最朴实的社会责任和最主要 的历史任务 。百十年来,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已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 、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 、高层次决策咨询 的重要基地 ,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 ,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深刻领悟党和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 的殷切期待 ,准确把握学校所处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 ,不断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不断强化“一流”意识,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和战斗力,充分激发蕴藏于师生之中 的发展伟力 。坚持在特色中兴文 、在原创中厚理、在厚理上拓工、在创一流中精农、在抓基础上强医,进一步强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锻造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挖掘区域禀赋潜力 ,塑造学科特色发展新优势。促进西部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兰州大学立足西部独特的资源禀赋,在青藏高原 、冰川冻土 、风沙治理、敦煌学 、中亚问题 、区域经济等领域 ,形成了一批原创性引领型 的学术高点 。新时代新征程,兰州大学将进一步把研究解决学术前沿问题与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理论问题相结合 ,凝练学科方向、塑造优势特色,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展现学科价值。强化问题牵引、团队传承和学科辐射,提升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 ,增强优势特色学科对主流学科发展 的原创性贡献,构筑特色优势学科 的高原高峰 。面向西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谋划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 、新能源 、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新兴学科 。创新探索基于青藏科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具体案例 的交叉学科 ,努力在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中形成立体化、特色化 的学科发展新赛道新优势 。

  强化有组织科研,彰显战略科技力量新势能。近年来,兰州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释放基础研究 、科技创新潜力 ,首次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的大尺寸单晶 ,研制成功首颗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原创性地提出“黄河水系发育模式” ,研发出风沙灾害治理新技术 ,着力解决在种质创新和生命健康等方面对基因功能和作用机理 的重大需求 ,在西部树起了创新驱动、勇创一流 的旗帜。未来,兰州大学将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和统筹科研高水平发展 的能力 ,点燃各类科研组织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报国的激情和动力 ,激励引领大家心怀“国之大者”、紧盯“四个面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整合汇聚项目 、人才、资源等科研要素 ,围绕“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等 ,超常规布局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有特色创一流” 的重大项目,全力推进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西部安全重大科研平台 、西部高发疾病转化医学与新药研发科教平台等 ,努力在应用技术研究 、关键性技术突破上取得更多新进展 。

  坚持立德树人 ,展现人才自主培养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 是根本、科技 是关键、人才 是基础 。兰州大学一直以人才培养见长,毕业生中当选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的人数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 、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今后,兰州大学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时代课题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站在后继有人 的高度 ,加强战略科学家和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坚持以德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的育人理念,完善一流育人体系 ,发挥一流学科优势 ,推进学科优势向专业优势转化 、人才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 、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深化“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内涵创新与示范引领 ,完善导师制 ,建立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的培养模式 ,实施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 。深化专业升级改造,促进“四新”交叉融合 ,加快培育微专业 、交叉学科专业 。开展课程存量改革 ,加强跨学科贯通课程、在地国际化课程建设 ,推进实验实践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展 的有效衔接 。坚持以一流科研成果反哺一线教学,注重用科技前沿问题 、重大原始创新问题开阔学生战略眼光、厚植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 的能力 。坚持“五育并举” ,深化“三全育人” ,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 、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0日 05版)

大发app

云南依靠科技——把天拉长 把地拉宽******

  【在这片辽阔 的土地上㉙】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云先锋

  千百年来 ,水稻都 是种在水田里 ,可云南澜沧 的高山旱地,不仅能种水稻,还能大丰收。这真是个新鲜事!

  云南多山,灌溉条件有限,水稻产能长期缺口较大。山区农民 的口粮 ,以玉米等杂粮为主 ,想吃大米就要外购 。

  这样的状况发生改变 ,是从2021年5月开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率领云南农业大学团队来到澜沧县 ,在竹塘乡蒿枝坝村 的山地上,试验旱地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种子是云南农大稻作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 。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旱地上种苞谷。旱地种水稻?怎么可能!”不仅蒿枝坝的拉祜族群众议论纷纷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心里也没底 。

  但让村民们感到惊奇 的是,这些旱地上种 的水稻真的自始至终不用浇水灌溉——谷种播种到干燥的土壤里,等雨水落地,稻谷秧苗便破土而出。只靠喝雨水 ,这些水稻就能茁壮成长,结穗弯腰!

  “澜沧地区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所以我们在澜沧旱地种的水稻都不用人工浇水。”云南农大稻作所所长文建成解释,“事实上 ,云南多数山区旱地种水稻都不用浇水,只有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下 的地区才需要人工补点水。”

  其实,新稻种 的种植,并非一帆风顺。稻谷秧苗长出来时,杂草也疯长,“地老虎”等害虫也猖獗起来。为防治植物病虫害 ,朱有勇经常蹲在稻地里,指导村民科学除草杀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我们 的旱地水稻从耕地、播种、除草、收割都 是机械化 ,打农药用无人机。依靠科技种田给村民们做示范 ,省劳动力,每亩比水田水稻节省成本五六百元 。”朱有勇告诉记者。

  蒿枝坝的村民们看着试验田旱地里金灿灿的水稻,纷纷要求把玉米地改种水稻 。2022年,仅竹塘乡就种植水稻旱种7861亩 。他们的付出 ,很快得到了回报 。

  2022年9月,蒿枝坝的稻谷丰收之际 ,中国工程院有13名院士齐聚这里 ,见证示范种植 的405亩杂交稻旱种的丰收:一穗穗金黄 的稻谷压弯了腰,连片的杂交稻旱种犹如金色 的海浪阵阵翻滚 。收割机很快收获了满满一车的新鲜稻谷 ,专家组经过现场称重得出了结果——平均亩产690.9公斤,比传统旱稻产量提高了近400公斤。

  “水稻上山有效解决了澜沧水田少、旱地多 、水稻产量不足 的问题 ,适宜在广大山区推广,对云南‘稳口粮’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文建成向记者介绍 ,“2022年,澜沧县20个乡镇推广水稻旱种 的2.7万亩,全部获得丰收!”

  澜沧县水稻旱种 的成功 , 是整个云南粮食生产 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针对粮食安全结构性问题 ,把水稻旱种作为“稳口粮” 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低海拔雨热资源丰富 的地区 ,探索水稻旱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创建省、州 、县三级示范样板77片,示范面积2.1万亩。

  在示范样板 的带动下,2021年和2022年 ,两年间 ,云南分别示范推广水稻旱种24万亩 、53万亩 ,覆盖59个县(市、区),并由海拔1700米以下扩展到1900米左右的区域。

  云南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 ,按每亩200元的补助标准支持水稻旱种。农技推广部门为水稻旱种提供科技支撑 ,对农技人员、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培训,举办技术培训班1896期次 、培训130万人次 。

  “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就 是依靠科技,把天拉长,把地拉宽 ,在一亩地里面,尽量提高土地 的生产率 ,端牢中国饭碗。”朱有勇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1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