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500 - - (中国)微博百科
大发5002024-02-08

一题而三命意 的《伶官传序》******

  作者 :詹丹

  欧阳修的史论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别在中开头、中间和结尾 ,出现了三处观点句,即: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夫忧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对此 ,虽然有人曾提出哪一处 是中心句的疑问,但也有不少学者把三处观点作了归并处理 。如流行甚广 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关这篇作品 的题解,就把三处观点整合在一起加以论述道 :

  这篇文章是把“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作为教训,说明“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指出一个王朝 的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意义。

  而陈必祥在《欧阳修散文选集》题解中论及此文时,把第一处观点句称为“全文 的主旨”,把第二处称为“结论”,又把第三处称为揭示“带有更普遍意义的教训”,是“扩大和深化了主题”。只不过用换一种说法,依然对三处观点句作了归并处理。

  不过,吴小如在1980年代论及该文 的主题时,一方面归并处理了三处观点,但更重要 的 ,他还有着深入一步 的看法 :

  这篇文章 的主题归纳起来不外这三层意思 :首先是盛衰治乱兴亡之理 ,由于人事而未必由于“天命”,这 是一篇 的主干 。其次,所谓“人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虽然吴小如在提出主题 的三层意思的同时,对内部关系做出了逻辑分析 ,认为第一处观点句“人事” 是主干 ,后两处是“人事”的具体表现 ,大致体现出“总-分-分”这样 的逻辑关系 。但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从逻辑分类看 ,后两处 的观点,确实都属于“人事”的范畴 。但从观点 的抽象到具体的递进程度或者说从“人事” 的普遍性到特殊性看,其间 的关系又 是步步深入的。

  由于第一处提出 的观点“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中 的“人事”毕竟没有具体内涵,所以这 是在一个宏观角度,提出了与“天命”相对 的观点,来构成盛衰之理 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 ,相对于纷繁复杂的“人事”来说,这个概念本身是抽象而又空洞 的,只是当作为与“天命”对等 的一个概念 ,把传统的认同“天命” 的观念也向“人事”有所转向,才有其具体的针对性。

  也正因为“人事”概念本身 的抽象和空洞,所以它反倒像虚位以待的框架 ,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 。其实,庄宗之所以失天下 的原因本来就复杂 ,《旧五代史》在庄宗本纪最后评价说 :

  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 ,逸于居安,忘栉沫之艰难 ,狥色禽之荒乐 。外则伶人乱政 ,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 ,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 。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咸有之 ,不亡何待!

  其罗列出 的林林总总 ,所谓“咸有之”,正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伶官传序”似乎更突出其重点,所以在林林总总的“人事”中 ,强调了人的行为上的“忧劳”和“逸豫”这一组概念对比 。这样就把抽象 的宏观的“人事”递进到相对具体 的中观层面 。这当然 是有庄宗的具体行为可以呼应 的,这里且举一事为例。

  《新五代史》有记录说 :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 。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宦官进曰:“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阁百数。今大内不及故时卿相家。”庄宗曰 :“吾富有天下 ,岂不能作一楼?”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 。宦者曰“郭崇韬眉头不伸 ,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 :“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 ,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 ,不以为劳。今居深宫 ,荫广厦 ,不胜其热 ,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 ,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 ,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 ,崇韬果切谏。宦官曰 :“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 !”由是谗间愈入 。

  在这里 ,身为一国之主不顾民间疾苦而只想着自己安乐,庄宗过往忧劳与当下逸豫的鲜明对比 ,成为一种身体 的真切感受 ,而不听忠臣进谏、尽受小人蛊惑 ,常常又 是关联在一起 的。《资治通鉴》也记录了这一史事,胡三省加注感叹说:“郭崇韬之言 ,其指明居养之移人,可谓婉切 ,其如帝不听何!”

  此外 ,观点句中 ,“兴国”和“亡身”对举,“国”和“身”还有互文足义 的意思,所以文章最后提出庄宗“身死国灭”,就有了词语肌理上前后呼应的连贯性 。

  值得注意的 是,虽然庄宗后来的“逸豫”事例斑斑可举 ,但文章从《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引出该文 的观点句“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还 是说明这种现象具有相当普遍性 。这样,把这种虽然具体但依然普遍的观点 ,推进到庄宗个人境遇 的特殊性,也就 是作为“序”而指向“伶官传”的特殊性,所谓“忧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 是呈现第三处观点句 的意义所在。相对第一处 的宏观和第二处的中观来说 ,这第三处的观点句 ,就 是微观了(尽管结尾的“岂独伶人也哉”一句 ,显示了作者也努力要把这种特殊 的微观回扣到普遍性中) 。

  在以“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解三处观点句的递进关系时,我们都 是以“人事”为立论前提的。在这过程中 ,作者所谓 的“虽曰天命”一句,似乎被抛到了一边。我们固然可以说,作者强调了人事的重要性 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认“天命” 的存在,但其向下文延伸的肌理性关系 ,似乎已经被我们无视。我们没有意识到,在其论述的递进过程中,那种似乎已经隐身的“天命”意识 ,其实际内涵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许多人在强调第二处观点句时 ,无意中遗漏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后一句“自然之理也 。”而这似乎从“人事”中逸出 的 ,这不能被主观世界完全掌控的普遍性、规律性之理,以颇为“自然” 的方式出现,使得我们忽视了其存在 。而这,恰恰 是能够跟同样不受人 的主观控制 的“天命”互为相通,形成一种肌理性联系 。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谈到唐代向宋代有关天 的观念变化时 ,认为 是从“天谴的天向天理 的天的变化”,也就是“主宰者 的天向理法的天 的变化” 。唐以前 的人们习惯认为 ,作为主宰者的天似乎有着人格意志 ,可以借助自然灾害,对君王犯下的错事做出谴责 ,以提醒君王纠正过错 ,所谓“天谴事应”。此类观念到宋代已经受到了不少学者 的挑战 。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编撰的《新唐书》,就讨论了“天谴事应”的问题,并对此有所质疑 。在“五行志”中,认为后世之人是在“曲说而妄意天” ,所以他们编写的体例就“著其灾异 ,而削其事应。”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不受人意控制的自然之理,正 是从“天命”向“天理”过渡 的桥梁。当天理内在于人事中(这被沟口雄三称为“欧阳修 的天地人之理”)得到理解 ,成为一种规律时 ,认识到这种规律 、这种天理的存在其实只 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不过 ,当人们总 是通过自己 的言行来反复证明这个规律的存在 ,不断重蹈覆辙时,才 是一件使人不胜感叹的事,也难怪欧阳修会在他的史论中,常常劈头就感叹一声 :“呜呼!”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大发500

幸福滋味,中国军人与您分享******

  一锅汤,喝出一家人最期盼 的团圆

  大年三十 ,陆军上尉陶建霖踏上了熟悉的返乡路 。此时,陶建霖的母亲也在忙碌着。灶膛里 ,红通通的火苗舔着锅底。灶头上,羊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屋里屋外 ,香气四溢 。

  上一次回家过年,还是4年前。那次,陶建霖请假回来探望病重的爷爷。那年除夕夜,一家四代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后来,爷爷去世 ,四世同堂的幸福成为永远 的回忆。

  高铁自南向北飞驰而去。落日余晖下,黄土高原沉寂又厚重 。望着车窗外熟悉的风景 ,听着乘客们熟悉 的乡音 ,那些停留在陶建霖味蕾上 的记忆 ,逐渐被唤醒 。他开始期待晚上 的年夜饭 ,尤其 是妈妈亲手炖的羊肉。

  经过几个小时 的文火炖煮 ,羊肉 的肌肉纤维软化 ,饱含水分 ,不腻不膻 ,丰盈鲜美。“羊”字 是“鲜”字的一半 ,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味道至高的评价。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烹饪羊肉的传统 ,各方水土造就了羊肉风味上的差异。陶建霖 的家,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草原 的过渡地带。这座位于陕西 、甘肃 、宁夏、内蒙古四地交界处的小县城 ,盛产羊肉 。融合了多民族 的风俗习惯和天南地北风味 的独特美食 ,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口福 。

  “母亲炖 的羊肉滑嫩多汁。离开家这些年 ,再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炖羊肉 。” 陶建霖今年30岁,瘦瘦高高 。小时候,他和哥哥随父母住在乡下 。只有哥儿俩考了好成绩 ,家里才会炖羊肉 。

  “儿子一到家,羊肉就出锅 。快打电话问问 ,他们到哪了 ?”母亲转头对家人说 。羊肉咕嘟嘟地冒着泡,只需等待最后一步:装盘之前 ,再加点盐提鲜。这 是母亲多年炖羊肉的经验。

  “爸 ,我们快到家了 !”这次,陶建霖还带着妻子一同回来过年 。由于工作特殊,他和妻子两地分居 ,结婚3年来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次一同回家过年 ,对小两口也有特殊的意义 。

  对这顿来之不易的团圆年夜饭 ,老两口倾注了更多感情 。儿媳妇是广西人 ,喜欢甜食,很少吃辣菜 。母亲一直担心 ,她能否吃惯北方的菜。

  陶建霖和妻子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了炖羊肉的香气 。“快 ,先尝尝 !”母亲赶忙招呼道。

  “等所有菜都上桌再一起吃吧!”陶建霖说 。

  “不打紧,先吃一口 。”母亲笑盈盈地回复。

  “妈 ,您炖的肉真好吃!”听见儿媳妇说喜欢吃这道菜 ,母亲长舒了一口气 ,眉梢眼角都 是爱和笑意 。

  陶建霖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家里杀一只鸡、吃一顿肉 ,往往招呼很多亲朋好友过来吃。即使一整只鸡 ,一大桌子人分到嘴里也没几块。掌勺的母亲通常会悄悄把孩子叫进厨房 ,在饭菜上桌之前,先吃上一块肉。

  “先吃一口 ,这应该是所有母亲对孩子 的偏爱吧 。”陶建霖说。

  随着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菜上桌 ,一家人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此刻 ,羊肉香气四溢 ,房间里洋溢着温暖。

  一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美食 ,就是相聚 的味道,也是一家人期盼 的幸福 。

  这份炖羊肉的背后还有多少故事 ,记者无法尽知 。然而,每一名中国军人 的年夜饭里 ,一定都饱含着同样 的亲情、思念和感恩 。

  千里之外。陆军二级上士陈朝智和战友们聚餐时 ,桌上多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猪肚鸡汤 。

  广东人常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对于煲汤这件事,陈朝智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只要他一回家,母亲就会买菜煲汤。

  带着精挑细选 的新鲜猪肚、土鸡等食材,母亲来到第73集团军某旅装步一连炊事班 。陈朝智没想到,这个春节自己竟然会在部队喝上母亲炖的汤。

  “阿姨,听朝智说,您炖的猪肚和鸡肉又嫩又滑,有没有什么妙招 ?”厨房一下子热闹起来 ,炊事班 的战友纷纷想来拜师学艺 。

  “熬汤用冷水,慢慢地加温,让猪肚和鸡的营养充分溶解到汤里,其他食材也要准备好……”母亲在锅里加入红枣、枸杞 、芡实等食材,慢慢炖煮。

  “看得我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你们班的人可真有口福 。”帮厨 的战友们盯着开始冒热气 的鸡汤,好生羡慕。

  母亲把汤烧开转小火说:“儿子,汤快出锅了 ,快去招呼一下战友们 。”

  想到班里 的小李最近生病 ,陈朝智特意将第一碗汤送到他手上。喝下这热气腾腾的汤后,小李一边咂嘴一边问 :“陈班长 ,阿姨往这汤里加了什么魔法 ?我喝完身子马上暖和起来啦 。”

  屋外天寒地冻 ,屋里其乐融融。陈朝智和战友们喝下热汤,暖心暖胃……

  一碗面 ,穿越时空温暖胃和心

  手机屏幕上的数字跳出“18:00”时,急促的哨音响起 。随着口令下达 ,官兵依次坐到了聚餐的大圆桌前。

  锅包肉、土豆炖牛肉、水煮肉片、小鸡炖蘑菇 、蒜蓉西兰花 、清蒸鲈鱼……各大菜系 的不同美食把转盘桌摆得满满当当。

  墙上电视里 ,循环播放着来自各行各业人们 的新春祝福 。火红 的中国结和气球 ,把食堂装点得格外喜庆 。

  此刻,西部战区空军某边防雷达站 ,迎来了一年里最快乐 的时光 。过年 的热闹 ,感染了每一名战友 。

  节日聚餐 的主食里,有一盆面条 。三级军士长老胡挑了满满一大碗面 ,端起来大快朵颐。刚来部队时,这个南方小伙子还常常对着面条叹气。没想到,当兵十几年后,自己竟爱上了面食。

  南方人喜食米饭。老胡记得,刚下连那会儿 ,连队每周会吃一次面条。那顿饭,他宁愿饿肚子 ,也不动筷子 。炊事班的战友变着花样做面条 ,鸡肉蘑菇面、羊肉萝卜面 、排骨土豆面……看着北方的战友们大口大口吃得那么香 ,他就是吃不下去。

  一次演习 ,战斗值班结束时已 是凌晨 。连队专门安排炊事班做了面条,还特意交代给每个人碗里加两个鸡蛋 。

  看着面前满满一碗面条,老胡直咽口水——不是想吃 ,而是想吐 。强忍着难受,他从炊事班拿了个馒头就着辣椒酱吃了。后来,战友们调侃说:“上机能值班 ,下机能训练 ,就 是吃不了一碗面。”

  每逢吃面 ,绕道而行。就这样 ,老胡和面条“杠”了整整10年 。

  改变 ,始于一年冬天。当时 ,老胡调整岗位 ,调到某边防雷达站。坐了一天 的车,老胡到连队已是傍晚。同年兵康雪胜得知老战友过来,特意做了一碗手工面,搭配了鸡蛋、肉和青菜 。

  “这是咱们站仅有的一点好东西了 。”康雪胜搓搓手,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座雷达站,距离城市很远,冬季物资补给困难。为了做这碗面 ,康雪胜在炊事班翻箱倒柜地找了个遍 。

  “再不喜欢吃,我也得咽下去!不能辜负战友的这份心意啊。”也许 是心理作用 ,也许 是味觉反应 ,老胡发现这碗面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吃。

  康雪胜盯着老胡吃完后笑了笑说 :“其实,我早就听说你不吃面条。这碗面,我是按照你们老家米粉 的方式做 的 。”

  听到这句话 ,老胡眼睛一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 ,这个粗犷豪放 的西北汉子心这么细。”

  从那以后 ,不吃面条 的老胡慢慢开始吃面条,一碗 ,两碗,三碗……

  后来 ,康雪胜退伍了,老胡开始自己学做面条。那年休假 ,他专门为家人做了一回融合南北风味 的手工面,全家人对他 的手艺竖起大拇指。

  如今,每次看到食堂做面条 ,老胡就会想起曾经的自己 ,然后挑上一大碗,哧溜哧溜全吃光。

  一碗面,凝聚了战友情 ,见证了军旅时光 。此心安处 是吾乡。还有很多和老胡一样 的军人,已经把驻地当成自己 的第二故乡。

  对军人来说 ,军旅时光里总会有一碗面相伴 ,第81集团军某旅装甲步兵二连排长陈敏杰也不例外 。

  7年前 ,陈敏杰从新疆入伍,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新训部队。一群热血青年从天南海北汇聚到一起 ,开始了他们 的军旅生涯 。

  新兵连第一天 ,高大帅气的班长胡东杰,热情地领着陈敏杰进了班 。晚上 ,陈敏杰不自觉地紧张起来。班长拍拍他的肩膀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走,班长带你们吃面去。”

  吃惯了家乡香气四溢 的拉条子,陈敏杰眼前这碗清淡 、糯软 的热面条,显得索然无味 。不过 ,这碗面他吃得格外香 。在班长和战友 的关心鼓励下 ,他渐渐扫净了心中 的疲惫和紧张 ,军旅之路也从这碗温暖的面开始启程。

  在军营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是哪种食物 ,总是能在某一个时刻,借着那些温暖的味道,给人心灵 的慰藉 。

  今天,空前丰盛的食物不停吸引着我们的味蕾 。但军营里的这碗面,仍有不同寻常的滋味,永远温暖着我们 的胃和心 。

  一盘饺子 ,因为加入爱的佐料而美味更足

  饺子, 是中国人过年最重要 的主食之一。

  熟练地调馅 ,擀皮 ,包馅……尽管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少校孙书鹏已经掌握了包饺子 的“核心技术” ,但越临近年节 ,他就越思念妈妈亲手做 的饺子 。得知母亲今年能到部队来一起过年,他高兴极了。

  在母亲眼里,孙书鹏和家里聊起部队生活 ,从来都报喜不报忧——“昨天考核 ,我考了满分”“前几天比武 ,我拿了第一”……

  夜训结束 ,精疲力尽的孙书鹏回到宿舍,躺在床上 。空荡荡的胃不时提醒他 ,要 是能吃上一碗母亲包的饺子该多香!

  盼着盼着 ,母亲这一次真到部队过年了。除夕那天,营区张灯结彩 。洗菜、切菜 、揉面 、拌馅、准备佐料……炊事班准备年夜饭的身影里,多了一个慈祥 的身影 。

  饺子一个个下锅,又一个个顺着热气浮起来 。“饺子熟了,快尝尝。”母亲笑着和大家说 。孙书鹏微闭双眼一口咬下去,尝到了久违 的熟悉味道 。

  食堂聚餐现场,通红 的光亮映着一片欢腾景象 。“妈妈牌饺子”一上桌 ,战友们就开始了“光盘行动” 。啧啧称赞声中 ,军营的年味又浓烈几分。

  吃完年夜饭 ,孙书鹏禁不住问起母亲包饺子 的“秘方” 。结果 ,他几番对照,发现自己 的做法与母亲 的配方并没有什么不同。

  于是 ,孙书鹏半开玩笑地追着母亲问 :“妈,你 是不是藏着什么独门绝技,还没有传给我?”

  母亲淡淡一笑 ,若有所思地说 :“家乡的菜、家乡的水 ,才能做出家乡 的味。可能 ,这次 的饺子 是我做 的 ,你才会觉得味道特别熟悉。”

  那一刻 ,孙书鹏豁然开朗 :家乡 的味道藏在一粥一饭中。家常美味 ,也是幸福滋味 。如果说还有什么特殊的佐料 ,那一定 是无可替代的亲情与关爱。

  春节期间 ,海军山东舰组织官兵包饺子 。来自天南海北 的战友们 ,包出来的饺子形状颜色各异 。

  “不同的饺子颜色 ,代表着不同的甲板识别服 。这 是我们航母饺子 的一大特色。”餐厅里 ,航空保障部门的女舰员连惠靓,正带着班里战友们忙得不亦乐乎 。

  教导员骆宝库端着刚出锅的饺子来到机炉舱 ,递给正在值班 的锅炉兵刘海洋 :“新春快乐 ,我们给你送来了第一锅饺子 。”

  将第一锅饺子送到战位上,是海军山东舰过年 的习惯。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刘海洋感觉心里暖暖 的。

  爱,是最珍贵也最平凡 的佐料。新春佳节,同一屋檐下、同一战舰上,亲人和战友们一同下厨做饭 ,一同享用美味 ,用食物慰藉彼此 ,感受着亲情与战友情交融凝聚 的力量 。

  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盛满一个个小家 的幸福,也装满了祖国这个大家 的幸福 。

  (解放军报 记者 程雪 采访中得到谢安、杨鹏飞、韩一民、谢林吉、谢思、杜黎鑫大力协助 ,特此致谢)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500地图